photo_8ab41d028740b019410baccc70502e88

2014 都柏林影展最佳影片|2014 布魯塞爾歐洲電影節最佳影片|2014 鹿特丹影展|2013 威尼斯影展影評人費比西獎-《非一般同學會》。

2014金馬影展11/10、11/12、11/14、11/15播映。

---------以下有雷慎入---------

media-title-cf3d70

劇情簡介:

追憶惡水年華。老同學闊別二十年後重新聚首,未獲邀的安娜卻不請自來。宴席上杯觥交錯,檯面下風暴隱隱醞釀,當安娜舉杯站起,重揭多年前霸凌傷痛,歡樂氣氛頓時變成一場惡夢:咒罵、哭泣、肢體衝突,最後以她被抬出會場收場。當鏡頭一轉,安娜說:「這只是上半場。」她確實沒獲邀,是她想像自己如果赴會,可能發生的情況。老同學是怕這個嗎?

下半場開始。安娜請來生命中的真實同學一一入鏡。他們看完上半場,作何感想?辯駁、逃避、還是若無其事?而這會不會又是一場演出?真實或虛構,都是在追索傷害帶來的餘震,如何在後半生延續其破壞力。安娜奧黛爾藝高人膽大,翻轉電影類型,撥開記憶迷霧。真實是刺客,也可以是救贖,她用電影證明了這點。

The-Reunion-review-11

誠如電影簡介所說,劇情主要分為兩部分,一部分是講述「如果安娜參加了同學會」的話,同學會上「可能」會上演何種情況?另一部分則是當電影拍成,「這些現實中的同學看見這部作品做何感想?」非常有意思,真的。

但我覺得可惜的地方在於,前半段,也就是「虛構的參與同學會」這裡劇情張力十足,讓人彷彿真的看見安娜參與了同學會之後所發生的一切,無論是她的自我解嘲、告白、周遭同學的反應以及後續發展都是如此真實,就像「如果安娜真的參加了同學會就會是這般情景。」,之所以可惜是因為這是假的,是安娜自己本人用「假設」立場「假設自己參加了同學會」,後半段的邀請過往同學來看自己的電影(其實就是電影前半段的同學會演出)給感想,但我想她也不是真的要有感想,只是想要跟他們說說自己在求學時期所遭受的待遇與壓抑,進而想看同學對於「霸凌」她這件事有什麼看法,是愧疚?是無感?還是根本忘記了。後半段的精彩度不及前半段,續航力不足真的可惜,如果可以我還寧願看見前半段的同學會真實上演,而在這場脫序的同學會後面安娜和其他人會有怎樣的互動。

photo_9f92f172c5bd39406ae5409aae94dedc

好的,我們來假設,假設安娜所拍攝的同學會電影真的實現,她本人如同他所拍攝的劇本一樣,演出了這樣的劇碼,在同學會上真情告白了那過往九年的求學階段發生的點滴,或者指控。又如何?

她當著所有老同學的面說自己當年的遭遇,努力的想要融入大家,卻被大家忽視、當怪胎、甚至出言羞辱,一個小小年紀的女生就這樣被當成邊緣人九年,她要如何撐過?誠如她所說,要怪家長教出這樣的小孩?還是要怪老師不理不睬?也可以怪自己不設法改進,但這一切都不是誰的錯,小時候的霸凌不是霸凌,只是「小朋友間的嬉鬧」,誰會去責備年紀小的小朋友?無心之過,就像長大後的這些同學,對於安娜的說法也只能把一切歸咎於「當時還是小朋友」,正因為是小朋友所以什麼都不懂也什麼都很快忘記,好吧,就算承認了自己當年的罪狀,又如何?又或者否認到底,安娜逼他們承認了,那又怎樣?安娜能得到什麼?救贖?原諒自己也原諒他人的理由?不能,安娜什麼都無法得到,像安娜自己所說,每個人對於回憶的定義不同,有人只記得快樂的回憶,而她只記得這些被壓抑的日子,他們本質上所記得就有所不同,過了二十年,安娜也就帶著這些痛苦回憶二十年,她無法擺脫這一切,她心裡深處記著的這些對於他人而言也只是模糊的記憶,要他們怎麼去「真的」對安娜感到抱歉甚至愧疚?

所以我不懂就算安娜真的去告訴每個人他們曾經對她做了什麼,又有何用?

th

在回歸到電影本身,安娜自己也知道(也或者她覺得疑惑),她本身是如此的不受歡迎,如果她所拍攝的同學會是真的,就代表沒人歡迎她參加(事實上她真的沒收到邀請函,所以她在知道有這場同學會而她卻不被邀請,她才拍攝這個假的同學會,幻想自己如果參加了,也許大家也是怕這個場景真的發生才不想邀她也不一定),當每個人都在同學會上聊得很開心時,沒人主動找她攀談,而後半段她所發想,想邀請這些同學來看她的這部同學會作品時,也沒有多少人答應,就算答應也是很快反悔找藉口失約,可見她人緣真的不好。

而有些看過她作品的人,有人看出電影中的諷刺,有人對於角色的形容不是很理解跟滿意,有人看完電影為自己抗議不曾做過如此指控,每個人的觀點不同,就像每個人在乎的地方不一樣,也許對他們來說,這些事情不過是安娜過度放大,或者太過強調的地方,而安娜始終無法理解為什麼自己如此不受歡迎,甚至沒被邀請參加同學會?而每個人都只是不斷推拖問題給另一個人,但至少觀眾知道,安娜真的怪,而且沒同學緣,只是她不了解。

而她後面所親自拜訪的一個同學亨利,對於亨利來說安娜就像陌生人,一個他完全不熟的人,就算安娜不斷質問他不也是參加同學會,而同學會也是有很多「他不熟的人」,那為什麼可以用這種理由拒絕她?亨利也說,他參加同學會對於不熟的人也只是打招呼,就跑去有興趣的人聊天,對他,安娜就是他所不感興趣的人,試問,他要如何記得他曾經做過哪些事,對於他一個不感興趣的老同學?

photo_259c3db16a8fedb856c8686bfe1455e8  

至於安娜,對我來說她真的是徹頭徹尾的瘋子,不斷去執著那些沒人記得的過往,可以說她放不開所以就這樣壓抑著二十年長大,但也明白這些過往傷她多重她才會記憶深刻,但不管如何,她都無從去讓周遭的同學都能理解這些事情,如果電影成真,也難怪沒人願意邀她參加同學會,我如果在場,有這樣的同學參加我一定瘋掉而且無法玩得盡興。因為參加同學會不過就是想見見多年不見的同學,不管熟與不熟,只是想要擺脫出社會之後的問題,去回味一下那些純真美好的年少過往,而不是來看一個不熟又怪的人破壞氣氛。

像我前面所說,張力無法延續到電影收尾很可惜,不然看前面的同學會爆走是滿有趣的。

另一點,導演安娜奧黛爾(Anna Odell)能夠自編自導自演真的滿猛的。  

  

最後附上《非一般同學會》預告片。

非一般同學會(The Reunion)(Återträffen)
上映日期:2014金馬影展播映(台灣已有代理,上映日期未定)
類  型:劇情
國  家:瑞典
片  長:1時29分
導  演:安娜奧黛爾(Anna Odell)
演  員:安娜奧黛爾(Anna Odell)
發行公司:
官方網站:

海報  

非一般同學會(The Reunion)(Återträffen)海報

arrow
arrow

    老子(OldMan)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