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 西雅圖國際電影節|2015 多倫多同志影展|2015 舊金山同志影展|2015  TIQFF台灣國際酷兒影展國際電影大觀單元—《換愛烏托邦》。

2015 TIQFF台灣國際酷兒影展-台北場10/25、10/31播映、高雄場11/15播映。

---------以下有雷慎入---------

劇情簡介:

一場解放與回歸純真的人性試煉。四個英國倫敦的年輕人(兩男兩女)決定到威爾斯偏僻的村舍居住,以身體力行展開當代對性與愛的對話實踐:每個人都能與其他人做愛、可以自由地愛別人、不論其性別。但情慾糾葛下所產生的孤獨、壓抑、忌妒、甚至報復的念頭,要如何面對?如果有個與他們價值觀不同的人闖入這個世界,又會發生什麼事?

先來說說電影放映前發生什麼事好了,基本上我最喜歡台灣舉辦的影展的一點是,可以準時放映。常去看電影的朋友都知道,可能賣票寫14:00,可是正片前往往會播一堆廣告還有其他電影的預告片,算算至少會花十至十五分鐘,也就是說當開始看正片時,通常會是14:30左右,但幸好的是,影展不會,不論是金馬影展、台北電影節,甚至是酷兒影展都好,都會在放映前讓觀眾進場,也會有廣告(通常都是該影展的介紹片),但都會在錶訂時間結束並開始正片,幾乎不會耽誤到觀影朋友的權利與時間。

不過昨日(25日)在新光影城2廳的第一場電影,也就是這場《換愛烏托邦》播映時間該為十二點整,但不知道問題何在,一直到連隔壁1廳(12:10)的電影場次都進去,我們這廳還在等,約莫等了大概三十分鐘,排隊人潮已經擠到樓梯下了,卻還遲遲不放人,第一時間工作人員也並未出來跟觀眾解釋,而是直到有觀眾反應才向該觀眾解釋,喔,原來是因為放映機器似乎有問題,還在裡面做測試,好吧,這我可以理解,只是困惑為什麼不趕緊對觀眾解釋,而是讓觀眾傻傻站在外面等,最後更直接把原本該在裡面進行的映前會談挪到外面大廳進行,這對講者還有觀眾實在滿不尊重的,加上等待時間過九難免會心浮氣躁,要認真聽實在有點勉強。

最後大約四十幾分才進場,原本想說應該沒事了吧,頂多問題就是耽誤了全場觀眾四十分鐘的時間而已,結果影片播不到十分鐘,就跳出可能是工作人員的聊天軟體的畫面,最後直接畫面全黑,不是說延遲這麼久是在做影片測試嗎?怎麼還會有這種問題發生?可以說本身觀影的心情已經有受到影響了,在加上本片實在是令我昏昏欲睡,讓我有點失望。

「烏托邦」一詞,如果從維基百科上查來的資料是指:「烏托邦也稱理想鄉,是一個理想的群體和社會的構想,名字由托馬斯·摩爾的《烏托邦》一書中所寫的完全理想的共和國「烏托邦」而來。意指理想完美的境界,特別是用於表示法律、政府及社會情況。托馬斯·摩爾在書中虛構了一個大西洋上的小島,小島上的國家擁有完美的社會、政治和法制體系。這個詞用來描述一種被稱為「意向社群」的理想社會和文學虛構的社會。」

是一個理想的群體和社會的構想,簡單的解釋可以做為,因為對現實社會的現況感到困惑、不滿,所以想製造一個對自己(或者群體)最為理想化的桃花源。

 《換愛烏托邦》字詞含意應該就是意指,彼此都能享有性愛的自由,享有對人體探索的權利,可惜的是,空有其名。

電影本身具情張力不足,結構鬆散,時常有許多不明所以的橋段設計,無聊的對白,無意義的鋪陳,實在讓人不甚明白這部片到底想幹嘛?

如果光就字面上我們理解,傑克、夏綠蒂、麥克斯、莉雅四個想出這個理想生活的人應該共同享有彼此的身體,可到對最後我們可以發現,本來該會有的開放性關係,幾乎演變成傑克與莉雅、麥克斯與夏綠蒂兩對的性愛,頂多僅有他們想要共同生活、擁有彼此的理念較符合當初的本意。

因為給予了這個烏托邦,觀眾期待看到更多的性愛,更多的裸露,甚至你要說盡情狂歡做愛我也不否認,可惜的是,沒有。

 《換愛烏托邦》的構想我很喜歡,只是並沒有真的讓我看見那樣的烏托邦,僅僅成為四個逃避現實的男女的度假勝地而已。

更多關於2015 TIQFF 台灣國際酷兒影展相關資訊:
官方網站:http://www.tiqff.com/

售票資訊:
http://www.tiqff.com/ticket


最後附上《換愛烏托邦》預告片。

換愛烏托邦(Hide and Seek)
上映日期:2015TIQFF台灣國際酷兒影展(台灣尚未代理)
類  型:劇情
國  家:美國|英國
片  長:1時23分
導  演:Joanna Coates
演  員:Josh O'Connor、Hannah Arterton、Rea Mole、Daniel Metz、Joe Banks
發行公司:TIQFF 台灣國際酷兒影展
官方網站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tiqff/timeline

換愛烏托邦(Hide and Seek)海報

arrow
arrow

    老子(OldMan)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