戀戀小清新!繼《曼哈頓戀習曲》後最動人的青春搖滾愛情新作|導演約翰卡尼自編自導 把親身經歷通通寫進電影裡|延續一往擅長題材「城市、音樂、愛情」三大元素新作—《搖滾青春戀習曲》。
06/17(五)全台上映。
---------以下有雷慎入---------
劇情簡介:
1980年代,都柏林。14歲的康納(弗帝亞威許皮洛飾)擁有許多青少年常見的煩惱:父母親考量經濟因素堅決要他轉學、被迫離開原本熟識的朋友、爸媽在家常起爭執、到了新學校又被同學與古板老師惡整。對康納來說,這所學校簡直就是一座監獄,而他被困在其中無法喘息。眼看生活毫無意義,直到某天意外遇見青少女蕾菲娜(露西波頓飾),故作鎮定的康納使出渾身把妹招式,向雷菲娜吹噓自己是樂團主唱,並耍帥說要邀請她來當新歌MV的女主角,沒想到雷菲娜居然爽快點頭答應,這下康納可面臨最大窘境:他口中的樂團根本就不存在…
相較於導演約翰卡尼上一部作品《曼哈頓戀習曲》談著都會愛情,追尋夢想,愛情與事業間的磨合與拉扯,這次的《搖滾青春戀習曲》多了很多《曼哈頓戀習曲》所沒有的,情竇初開的愛情、家庭難關、校園霸凌、對於權力的反抗,同樣的是,承襲了追尋夢想、自我探索,以及音樂。每首歌都是一個心情抒發,不論是最初的《神秘的模特兒》那種初見異性、隔層紗的朦朧感、舞會上的那首《尋找你》那樣的悵然若失,亦或是透過《棕鞋》唱出反抗的力量,每首歌都是這群男孩,或者該說是主角康納,對於未來的更進一步,愛情、心靈等等,都成長了,也唱出了有別於80年代都柏林的頹廢,那種對於未來感到茫然,沒有目標的停滯不前,唱出了前進未來的微弱光明。在這樣的社會風氣底下,不甘於現狀的掙扎拚搏。
80年代的都柏林爆發失業潮,人口大量外移,前往英格蘭尋找機會,留下來的人們,不是不想離開,就是離不開,我想著,在《曼哈頓戀習曲》中,男女主角唱著的,都是流行歌曲,那種都會男女的愛情曲,而在《搖滾青春戀習曲》裡,卻都使用搖滾樂曲,也許是年代使然,也可能是想換音樂風格,但我想,正如電影中提到的一句台詞「搖滾必須冒險」,相比流行樂之於大眾的接受度,搖滾樂並非是每個人都喜歡的,要闖出名堂,就要有冒險一拚的精神,而都柏林的人們需要的,正是對於未知世界的冒險精神,不向外闖、不打破僵局,就將永遠坐困在這,因此,搖滾樂的精神,正是都柏林欠缺的。
康諾因為家裡經濟因素,被迫轉學到基督兄弟學校,在那裡他看見的,是無章法的校園生活,小混混的霸凌隨處可見,校園管理者獨裁統治,而他回到家裡,唯一的景象就是父母的爭吵,若說音樂成了他的慰藉,那麼那個站在階梯上的女孩拉菲娜就是他的謬思女神,一個不經意的把妹諾言,讓他組了樂團,欣唱街樂團,找來了戴倫當製作人兼攝影師,吉他手艾蒙,鼓手、貝斯手、鍵盤手(抱歉沒注意到他們的名字),寫了第一首歌《神秘的模特兒》,找來了拉菲娜拍攝了第一支音樂錄影帶,那個年代音樂錄影帶剛崛起,音樂與影像的結合讓音樂的流傳與推廣有著更多的可能性,而欣唱街的音樂風格從最初的迷惘,慢慢地、慢慢地找到了方向,未來前衛,周遭的每件事或人都成了創作養分,唱著唱著,寫著寫著,就越來越純熟,他們也學起了大人,試圖將每首歌都拍成音樂錄影帶,有模有樣的穿著表演服、寫腳本,彷彿這樣,他們就能成為大人,有權力遠走,而不用寄託於他人。
但到頭來,他們仍然無法跳過成長階段,成為想成為的大人,無法阻止父母離婚、無法阻止拉菲娜和伊凡離開,自以為闖出一片天,卻在哥哥的怒吼下明白,他所走的道路,都是哥哥替他開闢出來的,他只是享受著餘惠,他卻從來都沒做到什麼。
「你的問題就是這樣,不接受悲傷的時刻,但愛情就是這樣,悲喜參半。」,不只是愛情,很多事情就像音樂,不可能永遠只聽情歌,總是有些歌能唱出心碎,當能勇敢去聽悲傷的歌,就能夠有勇氣去正視自己的傷痛,康納經歷了這些事,他才漸漸地明白社會的真實,不能總是逃避在音樂底下,有所保留不全力以赴會讓自己失去很多,這也才是他成長的開始。
電影最後的離去,他決定帶著拉菲娜開著爺爺留下的船,從都柏林出發開到英格蘭,帶著他的音樂以及拉菲娜的夢想,在一個看似沒有未來的地方,出發去海的另一端,尋找未來,途中所遇到的暴雨以及大船,象徵了未知的危險以及阻礙,那最後他們真的平安抵達了英格蘭嗎?有完成夢想嗎?不知道,結尾停在這,留給觀眾無限想像,但觀眾可以得知的,就是他們為了未來冒險了。
《搖滾青春戀習曲》和《曼哈頓戀習曲》風格截然不同,也不像後者有大明星助陣,但他想傳遞的更多。
除了上面所講的,其實電影裡頭還有很多議題的諷刺,康納轉學就讀的基督兄弟學校口號是「赴糾雄風」,也就是要教導學生「像個男人」,但口號僅是口號,卻不見實質上的教導,反而放任學生跟著城市向下沉淪,而管理者實質做的,就是強迫康納把臉上的妝卸掉,因為「男人不化妝」,而多次出現的搖滾巨星大衛鮑伊(David Bowie)正是以誇張造型、華麗妝容聞名,是華麗搖滾的先驅,每個領跑者都是孤獨的,大衛鮑伊的出現想必對很多人來說無法接受,就像是搖滾生出了一個畸形兒般,對很多人來說,搖滾就是很酷、很帥、MAN味十足的嘶吼,如今卻出現一個在臉上化妝的男人玩搖滾樂,在連離婚都沒立法的保守都柏林,這樣的前衛怎能接受?
本片也有些許的諷刺種族議題,當康納和戴倫在找尋樂團成員時,戴倫說認識一個黑鬼,而康納叫他不要這樣稱呼對方,接著詢問他對方會樂器嗎?戴倫則說:「他一定會樂器啊,他是黑人欸!」,如同男人不能化妝這樣的刻板印象,黑人似乎等於跟嘻哈音樂、很會跳舞、節奏感強烈等等掛上等號,就像講到台灣原住民,很多人都會說「很會唱歌!」一樣(無冒犯之意),若是單純這樣認為還好,但過分的種族優越感就是不好,黑鬼黑鬼的稱呼對方實在不妥,我想說,他們在拍攝第一支音樂錄影帶時,黑人同學(我沒注意到名字)被安排在最旁邊,卻在鏡頭轉換時「自動」移位,跑到主唱康納旁邊,擋住後面彈貝斯的男生,這樣的橋段設計看起來有點有趣。
《搖滾青春戀習曲》拍出一種力量,若你在《曼哈頓戀習曲》中找到愛情的憧憬,那在《搖滾青春戀習曲》也許可以找到前往未來的前進力。
本片的每首歌都滿好聽的,我個人最喜歡《Find you》,再來是《Drive It Like You Stole It》,片尾的《Go Now》,最後是《棕鞋》,但可惜目前Youtube只找的到中間兩首,但之後找到在上來補充。
Adam Levine - 《Go Now》
《Drive It Like You Stole It》
片中另一首
《The Riddle Of The Model》(黑人同學移位置這裡看的到)
最後附上《搖滾青春戀習曲》預告片。
搖滾青春戀習曲(Sing Street)
上映日期:2016-06-17
類 型:劇情、音樂/歌舞
國 家:美國
片 長:1時46分
導 演:《曼哈頓戀習曲》約翰卡尼(John Carney)
演 員:弗帝亞威許皮洛(Ferdia Walsh-Peelo)、《移動迷宮:焦土試煉》艾登吉倫(Aidan Gillen)、《厲陰宅2》瑪利亞多耶肯尼迪(Maria Doyle Kennedy)、《馬克白》傑克雷諾(Jack Reynor)、《波特小姐:比得兔的誕生》露西波頓(Lucy Boynton)
發行公司:ifilm傳影互動
官方網站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ifilm.tw
搖滾青春戀習曲(Sing Street)海報
留言列表